武汉室内环境污染检测
★☆室内环境认识上的十一个误区☆★ ▲误区一:只重视甲醛,不重视其它有害气体! 国家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中,明确规定了五种有毒、有害气体(即:甲醛、苯、TVOC、氡、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有19项检测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第153号新闻稿,把甲醛由原来的二类致癌物质提升列为一类致癌物质,并称也许证明甲醛可引发白血病。” ▲误区二:凭气味来判断是否有污染! 在有毒有害气体中,有的是有味的,如苯:芳香味;甲醛、氨:有强烈的刺鼻性。但也有无色无味的,如氡、十一烷各种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呈现的复杂的气味是很难辨别。因此凭气味来判断是什么污染是不准确的、更不科学。一般超标严重到4倍以上才会使人直观感觉到。如果你能闻到明显的气味时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了。 ▲误区三:只要治理、杀毒就可以了,不用检测。 检测是治理的前提,是治理之前的必要程序。为评定污染治理是否有效,需在治理后进行再次检测,这是最为科学、有效的办法! ▲误区四:通风可除所有有害物质! 多数市民目前都知道新房装修好之后,等通风几个月后再入住。专家指出:装修后通风一个月左右,室内有害污染物浓度已基本趋于稳定,即一个月后的通风对有害物质浓度的降低影响会不大。室内甲醛的释放期为3~15年。苯系物的释放期也在6个月到1年左右。 通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并不一定能保证有害物质浓度不超标,况且大多数人在新房装修好后往往通风不足三个月就搬入新居。 ▲误区五:先装修、后治理! 不少的家庭在装修前不考虑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问题。等装修后再想办法治理,这不科学的。入住前请有资质的检测公司进行室内空气检测是住户保护自身人身安全的的有效的办法。 ▲误区六:有害气体全来自于装修! 买房交房时一定要有检验报告,像氡﹑氨等有害气体。 ▲误区七:装修污染没多大危害! 室内空气的污染,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是长时间的、积累过程的,对老人、婴幼儿、孕妇的危害尤其严重。现已有大量相关报导:儿童致白血病、胎死、畸型儿、老人得癌症、全家人莫明其妙地萎靡不振、呼吸道病变等。●2006年5月18日的《扬子晚报》B15版《八成白血病患儿与家装有关》 ▲误区八:不重视绿色植物的作用! 。植物作用的特点是吸附分解量有限、速度慢,对一些室内污染浓度超标较低的住户内,是会有一定的作用。 ▲误区九:装修时全用合格的材料就没污染了! 我们所讲的合格材料是指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在一定标准以下,但不是完全没有!在施工时要注意合格材料用量,多了也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严重超标 ▲误区十:家具不会有污染! 家具中的粘合剂、复合板、油漆等同样会释放出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异味的家具,不要买,买家具时应看家具的相关检测报告。 ▲误区十一:侥幸心理! 每人的体质、抵抗力不同,不是所有的人在同一恶劣的环境下都会发病,造成了部分人的侥幸心理。已发现了很多的病例是和装修有关,全国各地已有许多这样的诉讼案例,一些大医院也有白血病和其它一些血液病的相关报道,足以证明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因装修不注意环境质量而致病,就会得不偿失,非但没有建成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相反倒成了"毒气室"。长期生活在内,对人的身体健康一定是不利的,所以装修需科学。
催化剂俗称触媒(Catalyst),光触媒(Photocatalyst)则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是当前国际上治理室内环境污染、杀菌的最理想材料。
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 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死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 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极强的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